pH值
水质分析仪能够精确测定水体的pH值,这是衡量酸碱度的一个重要指标。pH范围通常介于0至14之间,接近7为中性,低于7为酸性,高于7为碱性。在自然环境中,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表水体中,pH值会受到土壤类型、植物生长以及工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监测到的pH偏离正常范围,可以预示出可能存在污染或其他问题。
总氮(TN)
总氮含量是评价水体营养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包括了有机氮和无机氮两部分,其中有机氮主要来源于生物体内,而无机氮则来自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形式。通过检测总氮可以了解水域中的生物活动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营养化现象。当总氮含量过高时,它们可以刺激藻类快速生长,从而导致藻 bloom,对鱼类栖息环境造成威胁,并可能引发氧气耗尽情况。
总磷(TP)
与总氮一样,总磷也是评价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不仅参与生物体内代谢过程,还能促进藻类繁殖,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即所谓的“蓝绿藻爆炸”。因此,在某些地区政府会设定TP限量标准,以防止过度营养化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不当使用肥料也会导致农业废物中的磷进入地下径流,最终汇入河流及湖泊,加剧eutrophication(营养盆地)问题。
重金属成分
多参数分析仪还能够测试各种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砷(As)、镉(Cd)等,这些都是极具毒性的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很难被微生物降解,因此容易积累在环境中。一旦这些重金属进入饮用水源或者食物链,便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工业活动、高温燃烧或矿产开采过程中,这些重金属往往伴随废弃物排放到土壤和溪流之中。
悬浮固形物(SDS)
悬浮固形物是指那些不能溶解在液体中的颗粒状杂质,如泥沙、石粉等。它们直接影响供给清洁饮用用水设施运行效率,同时对于渔业生产带来诸多挑战,因为悬浮固形物可减少光线透入深层,使得底栖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阻碍鱼类生活空间。此外,当大量悬浮固形物进入河口区时,有助于沉淀沉积细小颗粒,最终形成新土地,但这同样意味着失去了原本用于渔业生产的地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