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值的测量方法
水质检测中,总发散物(TDS)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固体电解质传感器测得的电导率。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且成本较低,因此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通常,TDS计会将样本中的所有离子转化为等电点溶液,并用此溶液的电导率来代表整个样本。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离子和微生物,这限制了其精确度。
TDS值对人体健康影响
总发散物指数高意味着水中可能存在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氟化物、硝酸盐等,这些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饮用这样的水时,长期摄入过量会增加患上某些疾病或不良反应风险,如肾脏问题、消化系统紊乱以及生殖系统疾病。此外,有研究表明,在特定情况下,一些矿物质如钙和镁在适当浓度下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整体TDS水平。
TDS值与饮用水质量相关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家庭使用器具后的饮用水最好保持以下范围内:
300 mg/L < TDS ≤ 600 mg/L:适合大部分地区使用。
150 mg/L < TDS ≤ 300 mg/L:适合一些特殊地区或个人口味偏好者。
TDS > 600 mg/L:建议降低TDS,或更换源头供水。
降低高TDS值的方法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超标,则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高TSD数值。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加入活性炭过滤层去除杂质和化学物质。
使用反渗透技术以移除大部分溶解固体,从而显著降低总发散数。
采用离心压力回收技术,以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同时减少 dissolved solids 的含量。
对比不同国家对TDs限定的差异
各国对于饮用水中的总发散物限定的规定因地而异。这主要受到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居民口味偏好的影响。在美国,大多数地方认为400mg/l为可接受水平,而日本则倾向于维持更为严格的小于100mg/l。而欧洲许多国家则采用的是“无需额外处理”的原则,即只需确保达到一定标准即可,不考虑具体数量,只关注是否达到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