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到了要只争朝夕的时候
但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也摆在了中国企业的眼前:随着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趋势的逐步明朗,中国企业传统的制造优势正慢慢减弱。如不及时摒弃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耗能、粗放的发展方式,转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上来,培育市场新优势,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格局中很可能处于被动位置,这也意味着对市场话语权的放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中国、英国、瑞典、丹麦、新西兰、匈牙利、西班牙、智利、日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及地区已设定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标。
全球脱碳,如火如荼。
从欧盟力推“绿色新政”到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从日本确立“绿色增长计划”到韩国公布碳中和促进战略,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立下“零碳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意味着中国也正积极投身这场全球脱碳竞跑。
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外以碳中和为由筑起日渐趋高的“绿色壁垒”和“绿色门槛”。
事实上,“绿色壁垒”一直都是中国企业众多国际化道路上挥之不去的隐隐阵痛。
在加入WTO之初,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就面临着服装和纺织品受到欧洲消费者组织的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或加工环节存在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gchrJ08w1e79zTD32bjb4wKXEWDibeQl52R7fsuSooBS5t9sPtzZiXqNHeclynZP_-LPsVFZLqiuniplatform=NZKPT 资讯来自《中国出口商》周刊
2003年2月13日,欧盟第L37期《官方公报》公布了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共同批准的《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于2004年起实施。
因涉及面广,其一度被称为“牵动全球制造业神经的指令”。其中,RoHS指令规定,欧盟的制造商、进口商或代理等,必须对其投入市场的8类电子电气提供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6种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限额的声明。声明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证据支持,即证明产品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WEEE指令则对家用电器在内的电子电气设备及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包括了增加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
而欧洲一直是中国家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在指令公布的前一年即2002年,中国对欧洲出口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额已经达到20.5亿美元,指令实施所产生的产品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环保回收处理、以及检测范围的覆盖面等都对家电出口企业了产生重要影响。
2007年8月,欧盟再次加码,实施的《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要求进入欧盟的电气产品必须从设计阶段即开始综合考量环境影响,提高产品环保性能,对如消耗原材料与自然资源,产生废品,释放有害物质,对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等进行全方位把控。此外最重要的是——EuP针对的产品80%来自中国。
这让中国企业开始清醒的意识到——可持续理念必须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才能应对绿色壁垒,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输欧电子电气产品将遭遇新的技术壁垒——中国商务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0302/20030200069447.shtml
欧盟新“绿色壁垒”:机遇还是挑战?——人民日报
http://news.cctv.com/financial/20070727/101593.shtml
绿色堡垒的触手,无处不在。
针对汽车产业这个“碳排放大户”的锁链一环接一环:2019年出台的(EU)2019/631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规定,自2020年起,欧盟范围内新登记乘用车碳排放标准为95克/公里;2025年和2030年乘用车的减排目标分别为15%和37.5%(基于2021年)。并规定自2021年起,新注册车型须安装车载油耗监测设备以实时监测车辆碳排放和燃油消耗量,且与车企提供的认证数据进行核实。
2021年,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如果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不能遵守欧盟的碳排放相关规定,欧盟将对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针对的,就是汽车全产业链。此外,欧盟已经发布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汽车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并计划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从单纯的使用阶段过渡到全生命周期。
这也直接迫使戴姆勒、大众、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丰田、日产、博世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新能源汽车,也被枪口瞄准。
2022年3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草案)》获欧洲议会等投票通过,并于年底达成临时协议:根据欧盟《新电池法》,从2024年起,所有新购买的电动汽车(EV)电池、轻型交通工具(LMT)电池和大型工业电池,单个电池超过2度电时,必须拥有电池护照才能进入欧洲市场。而电池护照的核心其实围绕两条线,一条是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一条是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目前,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面对双碳的绿色趋势,我们唯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增长。同样,中国企业更应当审时度势,努力成为在绿色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的合格舵手。
绿色壁垒的破题题眼,在于“产品碳足迹”,其是指某一产品正在其生命周期历程中所招致的间接和曲接的CO2及其余温室气体排放总质。但对于每个企业来讲,产品碳足迹”带来的碳管理是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因为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现有架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能源结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同时,又涉及到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链的转型,面临的困难远远超乎想象:
真正踏入“产品碳足迹”之后,还会发现诸如标准繁多,计算标准不统一;碳计算因子查找困难;数据源众多,难以收集等众多问题。
总的来说,相较于单一的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是以生命周期评估办法评价钻研对象正在其生命周期中间接或曲接孕育发作的温室气体排放,应付同一对象而言,碳足迹的核算难度和领域要大于碳排放,其核算结因包含了碳排放的信息。
立足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由美的楼宇科技搭建的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据实时采集、查询、一体化认证。该平台拥有产品碳足迹建模、产品碳足迹分析、供应链管理、碳足迹报告管理、碳足迹认证管理等功能模块。并完全支持PAS2050、ISO14067、GHG Protocol等标准。
在数据采集的方式上,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也展示了强大的兼容性,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对接、文件导入、手工录入等多种实现全面、灵活的数据录入,再基于iBUILDING数字化平台的设备及系统接入能力,支持全生命周期相关系统的高效、便捷接入,实现多源异构核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统一入库。
此外,为了解决用户碳计算因子查找困难的问题,我们在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中加入了因子智能匹配功能,基于二级因子库设计及推荐策略,实现产品模型的碳排因子自动匹配与智能化推荐,降低识别匹配人力投入90%以上。
最重要的是,美的楼宇科技已经与SGS、TUV南德等认证机构形成战略合作,系统支持生成面向不同认证机构要求的核查报告;当上述工作全部完成,用户可随时在系统上一键式获取一体化认证报告。
对很多企业来讲,衡量实现”碳中和”的投入和产出,核算的经济效益,是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全面实现”碳中和”的再次投资是非常巨大,短期内生产系统的改造、能源结构的改造、碳抵消的投入成本都非常惊人。所以必然是投入大于产出。但长期来讲,生产系统的改造、生产效益的提升、能源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最终着眼点是企业如何平衡短期投入和长期投入的效益的问题。企业要算长期帐、系统帐,而不是仅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
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有能力,也有底气帮企业算好这本账,让“碳账本”透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