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如今我国建立起复杂且完善的卫星网络系统,超越半个世纪的旅途,我们在星空中塞下了无数的种子。而每一次新的人造卫星被送上太空,也标志着我国“造星”技术的突破,新的卫星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的生活提供了帮助,是军事、科研、环保等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每次新卫星的升空,也总会给我们带来新惊喜,带去新期盼。而就在今天,又有两颗新的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根据国家航天局的消息,7月25日,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两颗科研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未来,这两颗卫星将会负责地球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检测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大多数卫星一样,这两颗卫星同样是我国科研技术的结晶,并且许多创新技术都运用其上。据悉,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世界首颗采用激光主动探测手段的高精度大气环境遥感卫星,采用了主被动结合、多手段综合的探测体制,通过装载不同类型、不同原理的载荷,利用主动激光、高光谱、多光谱、高精度偏振等多种手段综合观测。这种综合探测方式能够实现对包括近地面细颗粒物(如PM2.5)、污染气体、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在内多种污染物浓度的高精度监测,还能对陆表、水体等环境要素实施大范围、连续、动态、全天时的综合监测,为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首颗具备CO₂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实现了全球全天时1ppm高精度CO₂柱浓度探测,这一技术突破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最精准的遥感数据支撑。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则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运行于距离地球506千米、倾角97.4度的太阳轨道,通过激光、多角度、多光谱、超光谱、偏振等综合遥感手段探测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实现对森林植被高度、生物量、叶绿素荧光等要素的探测和测量。也正因为这一特点,这颗卫星被命名为“句芒号”(句芒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木神、春神)。 除了森林碳汇监测外,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还满足地理测绘、灾害评估、农情遥感等多种应用需求。因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灾害应对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而根据央视网公开的信息,目前两星运行稳定,在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地理测绘、气象、农业、应急减灾等多个行业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两星提升了我国在大气环境和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方面的能力水平,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卫星技术,提升卫星综合应用效能,推进卫星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