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至2018年,中国城市面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40年间,中国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从人工操作转变为智能化管理,开创了多项“第一”,并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大街上主要由自行车和公交车流动,车流量稀少,因此交通控制需求相对较低。在一些大城市中,一些路口设有岗亭,有专人手动操控信号灯。早期的信号控制机器具有简单的开关功能,只能直接控制电流流向哪个方向。随着时间推移,全手工操作成为主导。
北京7386工程被视为中国城市自动化交通管制之始。这一项目源于1973年的提议,当时王铮部长建议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管制与车辆调度。此后,计算机集中控制线性系统(绿波带)的概念被提出,并在北京前门至象来街进行了试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动化技术迅速扩展到全国各主要城市。在1987年左右,大部分城市引入了SCOOT或SCATS系统,以提高效率。此外,还有国内研发团队致力于开发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如《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首个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之一。
进入21世纪初期,由于“畅通工程”的实施和各城际中心建设,大规模应用阶段开始。国内厂商研发了一系列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相关标准。此时,我们也见证了GPRS无线联网、嵌入式平台升级以及感应式协调等技术的应用。
2004年,浙江大学中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Intelliffic系统,其功能包括单点配时、多点协调、完全自适应等。而2005年的HiCon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成功打破国外公司在高端市场垄断,为国产产品树立榜样。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设备处理能力提升、检测手段更新以及算法优化。但直到互联网数据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智能化和网络联动带来的变化。在2016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发布,它能够通过摄像头数据优化信号灯配置,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
今天,我国道路交通信号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仅是联网,而且还融合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利用海量互联网轨迹数据评估区域实时车流量。这一过程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出行体验,也促使传统企业创新以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警力能够更精准地跟踪警情,对路网进行分析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