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入学的日子里,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未知。尤其是在课堂上,那些高年级的学长们总是那么神秘而又有些许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我也是一样,每当做完一道题目后,就会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他们,期盼着能得到点赞或者是理解的眼神。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那天,我在数学老师讲解新概念时,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试试用这个公式来解决这道题。我的手指飞快地在纸上涂抹着答案,当数学老师宣布开始自习时,我迫不及待地将答案交上了台。
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数学老师缓缓地走到了我的桌前,将我写好的答案拿起来,用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并且温和地说:“好孩子,这道题你做得不错。”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坐着的大三学生李明,他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榜样,也是我最害怕的一位“评判者”。他平静地从书包里取出一本笔记本,对准我的作业单页翻开一页,然后毫不犹豫地用红色钢笔划掉了几处错误之处。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冷冷看着我,而他的眼神仿佛透露着一种无言的教诲。
那个下午,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在与李明面对面的短暂互动中,无意间悟出了一个重要真理:学习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更不是为了避免被批评或责难,而是要不断追求知识、理解和提高自己。从此以后,即使再做错任何问题,只要敢于面对,不断努力改进,那些可能带来的“c”(批评)也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它们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是通往更高境界的阶梯。
所以,从那天起,无论何种困难或挑战,都勇敢站出来,与众不同的自己迎接考验。当你真正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即使有多少次被“c”,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最终所有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宝贵财富中的宝石。而对于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的人,如今,我们甚至可以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帮助我们成长,为我们的未来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