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否定、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因此在科研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许多多的记录被打破,诸如显微镜的最小观测单位、天文学的最远观测点、材料的最高纯度等等,除此之外,像是专利数量、应用成果转化数据同样也是可以创造新记录的项目。总体来说,大部分时候,如果在科研领域出现记录被打破的情况,结果往往是振奋人心的。但事实上,有时候,一些记录的出现或许并不能让人高兴。 而最近,《自然》周刊上,就诞生了这么一项并不值得我们高兴的数据——2023年研究论文的撤回数量已经超过1万篇,打破了年度记录。 事实上,就实际情况来说,有关机构、学术单位对论文成果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以及出版商努力清理大量虚假论文和同行评议中的欺诈行为,是科研发展中重要的环节,每年都要进行。同样,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问题论文被处理。 此外,《自然》周刊在相关报道中,还提到一个数据——撤回率。经过他们分析,在过去十年内,特定年份发表的论文被撤回的比例,在过去十年内增加了两倍多,而2022年的论文撤回率已经高达0.2%。 那么哪些国家撤回率最高呢?《自然》自然也统计了相关的数据,结果表明,在研究论文的发表大国(20年发表了超10万篇)中,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的撤回率在过去20年里是最高的,其中,沙特阿拉伯的撤回率达到了每万篇论文撤回30篇。而撤回论文较多的机构为欣达维出版公司,其隶属于出版商威利公司,旗下期刊仅2023年就以“担心同行评议过程遭到破坏”以及“对出版和同行评议过程进行全面操纵”等理由,撤回了超8000篇文章。 事实上,这家公司对待论文的态度并不马虎,甚至为此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程序,并计划建立“诚信的数据库”,与其他出版社“分享”论文发布过程中被揪出的不良分子。 回到这些数据本身,我们很难在这个数据上展示出什么激动的感情,因为它确实揭露了目前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事实上,更多问题论文被揪出意味着筛查后论文整体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并且也反应了大众对于论文的重视。而撤稿本质既是亡羊补牢,那就为时未晚,只要它维系公平公正,对于学术发展的意义或许总会有一天能带来让我们激动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