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2005年制热模式困惑深重,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淘汰年来临
在2005年的中国空调市场上,一场关于“制热模式”的迷雾笼罩着整个行业。随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到来,国内空调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不仅仅是销售额下降,更是品牌生存的命运问题。
自从2002年空调市场进入了一个冷冻期以来,一会儿是凉夏,一会儿是非典,各种原因使得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2005年,大量库存积压成为现实。据统计,在2004年底,有超过800万台的空调库存未能被售出,这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除了库存问题外,还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行业无序竞争导致终端卖价持续走低以及分供方对资源供应紧缺等问题,让整个空调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看起来,空调制造业已经开始走钢丝了,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不仅中小品牌举步维艰,即使是传统的大品牌也步履蹒跚。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知名品牌相继倒闭或被并购,而剩下的几家强势品牌则通过技术战、渠道战等手段主动出击,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二三线品牌来说,其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只有那些规模足够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这个洗牌过程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更加理性的选择,因为许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仍然受到企业宣传角度与力度的影响。此时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产品特征,如高效节能健康环保及时尚,并警告说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将以这些为主要特征,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时要更加谨慎和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