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动车时代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措手不及
我国进入机动车时代的速度,是高速而猛烈的,其速度和规模,应该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先例的。在过去短短的20年时间里,我国道路运输整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汽车工业和筑路工业已经基本成功地追赶上世界的前进步伐。但同时,这种高速增长,也导致我们在很多方面,根本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在很多基础交通管理科技领域里,还缺少科学的教学研体系和广泛共识,在交通管理基础科技人才培养上,有着了严重不足甚至课程空白,这就导致我们在面对很多交通问题时,从第一步,就面临难题!
这种差距,是有深刻历史原因。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大规模建造道路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汽车普及到千家万户也只是不足15年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出主意想办法的人群,其实儿时并没有全面接触过汽车运送,甚至连看都没看过汽车,对于机械化运送规律和需求,我们更多地需要靠书本知识来借鉴。
为了追赶世界脚步,我国派遣了大批研修学者出国学习与考察,而这个阶段,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许多基础交通管理技术理论体系建设工作。然而,这些发达国家早已形成系统性的基础交通管理技术教学与研究资料,都以缩微胶片或复印件形式沉睡图书馆各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电子文档稀缺,因此这类涉及道路安全运行、驾驶行为干预技术、通行效率评估与控制技术的问题被忽视,让位给筑路筑桥工程自动化等其他领域。
从一开始,被评价为“附属技术”总无法吸引足够眼球政策支持。国家乃至各级政府、大专院校,都认为交通控制设施尤其标志标线反光材料,不是保障投资效果最基本必要要素。而这种对价值领悟上的缺失,对细节理解上的不足,是造成当前拥堵“不治之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多人将“不治”的拥堵归结于机动车增速快数量多人口素质低等因素提出了各种对策,但治理效果有限。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难道城市居民密度大真的就是拥堵元凶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这样一些数据:纽约市曼哈顿岛面积23平方公里,有160万居民,每天需160万人进入维持日常运转承担巨量运输独此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