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秋美食,人们自然首先想到月饼。不过,除了月饼以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各具特色的中秋美食。 上海的桂花蜜酒 桂花蜜酒 上海人在中秋宴上喜欢用桂花蜜酒佐食。他们认为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中秋喝桂花蜜酒,意为合家欢庆、团团圆圆。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曾经写下关于桂花的佳句:“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其实,500多年前,民间就开始酿制桂花酒,此后,在中秋节饮用桂花酒成了一种传统习俗。桂花蜜酒呈淡,酒质清新醇和、绵甜爽净,具有独特的纯天然香味,为佐食之上品。长期适量饮用桂花蜜酒,具有滋养、调理、美容、养生的作用。 金陵名菜桂花鸭 桂花鸭 金陵名菜桂花鸭是南京人中秋必吃的佳肴。桂花鸭又名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相传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八月桂花飘香,此时用桂花熬制而成的桂花鸭汤,不仅有桂花的清雅香气,还有醇厚的鸭肉香味,咸淡适中,能够起到美白肌肤、养生润燥、和胃生津的作用。中秋佳节之时,于酒后品食桂花鸭,浇以桂浆,味道更加鲜美可口。桂浆又名糖桂花,是把中秋前后采摘的桂花用糖和酸梅腌制而成。相传桂浆之名取自屈原《楚辞》中的“援北方闭兮酌桂浆”之句。 杭州的莼菜鲈鱼烩 莼菜鲈鱼烩 杭州的莼菜鲈鱼烩是当地中秋家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中秋时节的莼菜、鲈鱼最为鲜美,此时的莼菜根、茎、叶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当年,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不由得思恋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在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辞官还乡。自此,莼菜便成了游子思乡的象征。从古至今,莼菜的美味令很多游子学人魂牵梦萦。大文豪白居易也写过“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的诗句。至明万历年间,莼菜鲈鱼烩被列为贡品,上献朝廷。 蜀地的烟熏鸭和麻饼 烟熏鸭 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烟熏鸭最适合秋季制作,因为中秋时鸭子已长大,肥瘦适宜、肉质鲜嫩。清理干净鸭子,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后以卤水调制,加以香料、食盐、糖等,即可烹制成色泽金黄、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的烟熏鸭。中秋节四川人除吃烟熏鸭外,还有吃麻饼、蜜饼的习惯。麻饼是历史悠久的正宗川点。椒盐麻饼除了具有麻饼的醇香味美等特点外,还因配料中有花椒、食盐而具有甘甜、微麻、略咸的特殊风味。相传在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合肥人张德胜被朱元璋任为先锋,张德胜为了筹备干粮,特制一种大“金钱饼”,叫麻饼,以饷水军。水军饱餐之后士气大振,击败元军。朱元璋闻讯后,称之为“得胜饼”。 京味十足的红白月饼 红白月饼 老北京的传统月饼自古以来以自来红、自来白和提浆月饼为代表。自来红、自来白也叫丰收饼,以核桃仁、瓜仁、莲子、冰糖、青红丝及桂花等做料心,有红白之分,故名“红白月饼”。而提浆月饼的皮面是用冷却后的清糖浆调制面团制成的,外皮油润细腻、松软适口。据说,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满汉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白月饼的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是“老北京”喜欢的中秋美食。 三晋的特色月饼 出门在外的人要在这天黄昏前赶回来和家人吃团圆饭,出嫁的女儿这天要在娘家过夜,新媳妇回娘家时要由女婿专程去送,这便是山西人中秋节的习俗。山西月饼多用油和面,馅有红枣、核桃、豆类、果脯、红糖等种类。其中,繁峙县有一种特殊的球形月饼,是当地农家的独造。一般农家做月饼时,还专门为孩子们制作一些兔形小月饼,希望他们将来能够蟾宫折桂,步入仕途。 三秦的莲花状西瓜 中秋佳节,陕西人不论贫富,必食西瓜,并且还要把西瓜切成莲花状。西瓜作为解暑良品,性寒、糖多,能清热泻火,具有宽中下气、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圆之夜,一边乘凉赏月,一边吃着西瓜,清凉宜人,更添一份合家团聚的天伦之乐。而且,吃月饼之余吃上块西瓜,清热解腻。久而久之,吃西瓜成了陕西人过中秋的习惯。而把西瓜切成莲花状,只是为了配合中秋欢庆吉祥的节日气氛。